咨询热线:

4000-985-966

教育信息化嬗变及其智能化趋势
发布日期:2024-01-22 文章分类:行业资讯

教育信息化嬗变及其智能化趋势

回溯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进程的历史脉络,信息化与数字化是其中的两个关键主题。如果说信息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那么教育数字化就是其发展的新方向。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导向和战略部署,教育信息化又可以分为教育信息化1.0和教育信息化2.0两个阶段;而教育数字化转型则是教育信息化向数字化嬗变的过渡和整合阶段。由此,我国教育与信息科技融合与变革的历程的三个阶段脉络就显而易见了(见图1)。

图1 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变革的三阶段发展脉络

然而,教育信息化是我国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战略,已经历长期深入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也许要问:教育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有区别吗,教育数字化转型真的有必要吗?我们可以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各阶段画像,以直观地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01
教育信息化1.0:从起步至融合
教育信息化1.0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轫与奠基阶段。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教育信息化1.0已围绕三件(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系统与应用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一)教育信息化融入国家战略
我国1.0阶段的时间跨度一般被认为是从1999年到2017年,其节点事件主要有:1.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这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在我国官方政策文本中的首次出现;2.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颁布,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全面实施。3.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4.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在此阶段,教育信息化正式成为我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国家政策成为教育信息化全面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以技术应用为驱动
1.0阶段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探索时期,建设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基本解决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持条件建设和普及应用问题,初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我国在1.0阶段已经由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步入了深度应用和初步融合阶段;由主要学习推广国外先进经验,步入了本土化建设的探索发展阶段。1.0阶段的核心建设内容可以归结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形成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驱动的建设成果,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应用。
不过在1.0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仅与发达国家全面进入融合和创新阶段的水平有一定差距,并且也存在一些内生性的问题。如信息化与教育教学间依然存在的“两张皮”问题,也就是说,设备建好了、软件买好了、教师培训好了,为什么设备/软件还是用不好甚至用不起来,教学效果仍然出不来,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后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02
教育信息化2.0:由应用驱动到生态创新
教育信息化2.0阶段是在1.0阶段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教育”战略,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推进思路、建设方式等方面的一次重要转型升级,旨在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
我国2.0阶段的时间跨度一般被认为是从2018年到2021年,其节点事件主要有:1. 2018年印发了首个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政策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 2018年湖南省成为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开展教育信息化2.0实践探索;3. 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并强调“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4. 2021年教育部分别在北京和甘肃设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西北),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在此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基于已有建设经验与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二)以生态创新为目标
2.0阶段提出要“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既要继承1.0阶段的优良成果,也要在信息技术革新和发展思想统一基础上充分实现教育教学、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等模式的创新发展。总体而言,2.0阶段初步构建形成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生态,使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2.0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已整体迈入融合阶段和局部创新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质变的探索阶段。2.0阶段的核心建设内容产生了两个层面的转向,一是由“物”转向“人”,即开始重点探究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主体发展、提升信息素养;二是由“技术”转向“教育”,即开始重点探究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等模式,进而重塑教育生态系统。
由于遭遇新冠疫情的冲击,教育信息化2.0建设进程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基本实现了“三全两高一大”的建设目标,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和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重塑教育生态、实现教育转型升级方面尚未达到理想目标。由此,如何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的教育潜能,以实现对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转型,成为后续教育改革的关键。
03
教育数字化转型:由技术辅助到智能协同
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升级的过渡阶段,也是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起始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基于“数字中国”战略,对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又一次战略部署,其内涵与教育信息化形成了本质差异。
(一)教育数字化的发轫
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一般被认为是自2022年开始,其节点事件截至目前主要有:1.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将其列为重点任务,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肇始的标志事件;2.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与服务支持。3.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4. 2023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之一。5. 2023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数字化正式成为“数字中国”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此阶段,我国正式开启由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的转型,我国教育发展迈向新阶段。
(二)“数字智能”赋能教育革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信息化2.0的基础上,推动教育系统实质性“转型升级”的重要规划和实践。从内涵上来讲,教育信息化是运用技术系统化持续改进教育的过程,其教育教学过程在物理空间内闭环完成,信息技术辅助;而教育数字化则通过建立由物理空间映射而成的孪生数字空间,整合教育全要素、革新教育全流程、塑造教育新生态的过程,其教育教学过程在数字智能空间里建立逻辑闭环,调用物理空间元素实现。由此,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教育系统的孪生数字空间,即基于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智能”赋能的教育革新。简单而言,它就像由传统邮递、外卖服务到当前完全数字化、平台化的邮递、外卖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进入质变后的一次整体转向。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的建设内容虽然依然包含“物”的层面和“人”的层面,但核心在于实现对“物”和“人”的数字空间映射,以推动技术和人类之间的智能协同。具体而言,就是围绕“数据要素”和“数字智能”,面向教育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构建智能化的数字教育空间和生态,实现教育主体与数字技术的协作融合,推动学校、教学和课堂向数字化乃至智能化发展。
由于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向教育系统全方面革新的系统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转型,更需要人本层面的转型,即各方利益相关者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治理评价等方面的转变与革新。
04
我国教育数字化发展启示
通过对教育信息1.0、教育信息化2.0至教育数字化转型各阶段内涵与特征分析,已呈现了我国教育借信息科技发展之利融合变革的基本脉络与未来方向。从中可见,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进程的发展,经历教育信息化阶段的起步、应用、融合和局部创新,现已面向深度融合与全面创新展开了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和实践探索。其实践也由信息化硬件、软件、潜件的阶段性与局部性应用化建设,转向了教育空间与教育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式建设。
面向未来的“数智化”创新发展,教育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就是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本质需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教育的赋能作用,推动未来教育实现面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系统重构。
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发展演进,清楚反映了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政策与实践脉络。其各阶段的行动,既不盲从于国际教育发展形势,也不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先进技术是从,而是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而做出的前瞻性决策,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

[2]雷朝滋.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与展望——在第十七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EB/OL].(2017-11-23)[2023-05-12].http://sczg.china.com.cn/2017-11/23/

content_40078873.htm?f=pad&a=true.

[3]李永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构想与实践探索[J].人民教育,2022.

[4]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